第330章 仙人粮食-《1980巴山猎耕记》


    第(1/3)页

    那是在山坡边缘背阴处,几蓬灌木间搭拉着的干枯茎叶。

    陈安一眼就认出,是黄精去年生长留下的,即使干枯了,也能看出去年生长得挺壮实,初步估计,有些年头了,是个大货。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别名很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

    根据形状,黄精可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

    蜀地的黄精多见的就是姜形黄精,也是质量最好的类型。

    别看黄精长得像“姜”的远房亲戚,颜值不高,但在华夏一向被视为与人参地位等同,有米脯、仙人粮食的美称,自古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和地位都挺高。

    陈安听李豆花说过,他结识的在山中结庐修行的老道,在辟谷修炼的时候就只吃黄精,用黄精代替粮食。

    这玩意儿,自古在道家就不是一般的东西。

    也正是因此,黄精被叫做仙人粮食。

    当然了,到了灾荒年时,山里人也经常进山,找回黄精代替粮食食用。

    说白了,就是扛饿的东西

    这玩意儿,上养肺、中养脾、下养肾,是药食同源的好东西。

    正所谓:家有万贯,不如黄精一两。

    以黄精熬汤加蜂蜜水喝,对保存元气有很大的帮助,用来炖鸡补肾,该是男人的最爱,也是乌发养发的好东西。

    只不过,在这年头,黄精在临床上几乎不用,很少有医生开这味药,至少现在很少用。

    所以,在这年头,山里很常见,收购站里陈安就没见人收过,反倒是山里人会挖回去弄来当粮食吃。

    也正是因此,黄精在村子周边的山里常见,都被采挖过无数遍,想要年份高的,必须得进深山里。

    再过上几年,人们口袋里的钱多起来,追求养生,黄精开始变得精贵。

    陈安记得,在八五年左右,就有人到山里来收黄精了,能卖到五块钱一斤,这价格也相当不错,到时候采药,单是挖黄精这一块,也能赚不少钱,往后价格也是越来越高,收集种子进行种植,也有不小的前途。

    而陈安现在所处的地方,还算不上深山,也是山里人时不时光顾的地方,能见到这种黄精大苗,也算是运气。

    无论如何,这也是些收获。

    陈安兴冲冲地钻进灌木丛中,提着茎秆很快找到下边的根茎,扒拉掉厚厚的腐殖层露出下面的碎石泥沙黑土,他看到了萌发的泛白新芽,再继续扒拉,看到露出的黄精茎块一节连着一节,确实有些年头。

    他在周围四处翻找,又找了二十来株。

    只是,大部分都是一两年的小苗,上了高年份的不过四苗而已。

    那些小苗,应该是黄精的种子落地后长出来的。

    他砍来木棍,削尖找着大的那年份差不多的黄精小心地掏挖,结果,第一苗黄精挖起来,大小超乎他的想象。

    黄精的形状和生姜差不多,每年的生长,都是在木本鳞茎的基础上长出新的鳞茎,并且原来的母本不死。

    这样,每年都有一个年生的主鳞茎,从最新的鳞茎开始鉴别,最新的一块鳞茎是最后一年,母本鳞茎再生长是第一年,中间还有多少个年生的主鳞茎,一共相加就是黄精的生长年份。

    整块黄精根茎刨出来,陈安数了一下,足有二十三年,许是在这里土壤肥沃的原因,一块块黄精长得肥厚粗大。

    一整棵刨出来,他提起来掂了一下重量,估摸着有十一二斤的样子,这在山里,已经算是罕见了。

    要知道,一般的黄精块茎只有拇指头大小,而这棵最大的,那些相连的块茎甚至能有拳头大小。

    这下,陈安来了兴趣,拿着削尖的木棍苦苦一顿刨,将那些适合的黄精刨挖起来,估摸着得有四五十斤的东西。

    “这趟赚了!”

    他乐呵呵地将这些黄精提着,返回河滩边上,在小河里涮洗上面裹着的泥土。

    鲜嫩的黄精,蒸熟了就可以吃,有甜味,拿回去就能进行简单加工使用。

    而那些上了年份的,已经很老了。

    老的就没法吃,里面的筋特别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