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是十五世纪,大明不需要掌握资源的手段,获得更多的土地才是最好的方式。 英国人才几百万人口,做不到吸收其余种族的底气,所以只能施行种族灭绝,但是大明人不怕,大明人接近两个亿,有包容世界的底蕴。 所以大明可以与世界共同富裕和发展,这是英国人不能提出来,并且十分抗拒的。 朱瞻基看着父亲的背影,眼光里满是崇拜。 第一次巡视大明的时候,年轻的朱瞻基看到各家百姓里大厅悬挂的燕子图,内心的骄傲和崇拜就已经呼之欲出。 在朱瞻基的心里,父亲是最伟大的君主,自己一定不能辜负了父亲,辜负了大好河山,做一名合格的继承者,继续光耀大明。 哪怕这个过程里,有些不合时宜的“蟑螂”,通过前番的打压,朱瞻基已经有了底气,发现了如何对付这些人的方式。 “太子啊。” “儿臣在。” 朱瞻基上前恭敬的应道。 “权利这个东西,你要明白它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你想要的是什么,只有搞清楚你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思考清如何对待权利。” 朱高炽没有强硬的否决儿子。 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朱高炽从来不会强行扭转别人的思想,只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互相的交流。 如果说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那么这不是交流,而是强迫。 人的性格很难改变,朱高炽不想改变,因为这是他做事的准则,自己不想强迫别人,别人也不要强迫自己,在道德与良知的前提下,做到知行合一。 道德与良知是人类社会的共识,非要特立独行的解释其余标准,已经是违背道德与良知了,可以通过发展,经济基础的提升,来改变社会道德水平,却不能一味的强求,长期只会拔苗助长。 例如长期贫穷饥饿的社会里,百姓们最想要的是吃饱肚子,你却非要让百姓们追求教育,追求君子之风,这就是违背道德与良知的。 朱瞻基听到父亲的教诲陷入了沉思。 朱高炽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人需要不断的学习,然后通过社会阅历的丰富,懂得更深的社会逻辑,明白一些道理,看透一些事物。 儿子还年轻,朱高炽没有指望朱瞻基是天才。 人人都是普通人,指望普通人是天才,岂不是倒行逆施,儿子能保持道德与良知,已经是不错的继承人了。然后朱高炽看向杨溥。 五十七岁的杨溥沉了一下肩膀。 还是太子的时候,皇上就把嫡长子交给自己学习,聪明人不需要多言,杨溥觉得自己做的不太好,辜负了皇帝的期望。 因为想要培育一位像眼前皇帝一样伟大的君主,实在是太难了。 教导了太子后,朱高炽返回了武楼,开始回复朱能的奏疏,同意朱能意见,借助德里苏丹国复杂的内政,政治为主,军事为辅,尽快结束当地的战争。 西部七省生产的粮食,只能做到自给自足,无法供应大军。 大军的补给和粮草皆来自内地。 西部七省短暂的繁荣,是大军抵达后,不管带去了消费,还带去了粮食与商品,完全是内地支撑起来的,并没有与内地的经济形成有序的循环。 如果西部七省的农业能做到自给自足,那么才有一定的资源交换基础,起码明军士兵可以使用粮票与当地进行贸易,而不是使用自己的军粮。 但是呢,如果西部七省农业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也不会长期的混乱了,虽然有部分地区平原,但总体上无法满足,贫穷是地方特色。 最初的时候,靠着与中国人进行中转商贸获得利益和物资,发达了许多的年份,并孕育出一定的文明,后来随着中国的内乱,以及蒙古人的崛起,当地的商贸彻底断绝,这些地方的经济也彻底衰败了下去。 这些地方随着中国兴而兴,也随着中国衰而衰。 最高光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富强的时期,那就是大唐,大唐在西域的经济政策,以及频繁的贸易,提供丰富的商品,为中亚地区的经济繁荣起到了根本性的主导作用。 但是朱高炽不想学习大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