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拿在手里,极轻极薄的手感和分量,让几位实验人员都目不转睛的看着眼前的这份由他们在吴总带领下制备出来的材料。 虽然还没上测试仪器,但是,他们是干什么的,都是长久搞材料出身的,从最初的学习,到如今,少说都有十年时间。材料好不好,其实肉眼观察,也是其中之一。 “吴总,我们这是成功了?”他们成功地开发出来了,陶然的声音有些颤抖,后退一步才开口。哪怕知道,这东西的强度恐怕是他们在场的人同时拉伸,都不一定能够撕开,但是,面对这种新材料的慎重,让他还是不由自主的做出了动作。 “制备是成功的,具体参数表现,去测试室上仪器吧!”在测试结果出来之前,吴桐也不能轻易断定材料参数。她的推衍,是基于各种优越条件的基础上去推导的。 整个实验过程,他们已经尽可能的精细中再精细,稳定中再稳定。至于成果表现,就看材料本身了!她的预估会是在6000以上,具体能不能达到,就要他们制备的出来的材料是否争气! 力学检测,第一项,基本都是拉伸强度的检测。材料在仪器上固定好,拉伸机开始工作。 显示屏上的数据快速的飞升跳跃,一千MPa大关不费吹飞之力,只这刚刚起步,就已经超越了诸多合金材料。数据并没有停止,在他们只是闪过几个念头的时间,两千大关再度翻过。 “果然是被世界推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只这会儿的功夫,就已经超越了他们之前誉为划时代航空材料,同样也是出自于吴桐手中的T4钛铝合金。 当然,这两种材料本身性质就不一样,没必要放在一块对比。金属合金,也有碳纤维材料代替不了的必须存在。 3000MPa大关、4000MPa大关在众人越发期待的眼神中同样被跨过,数据拉到这里,已经追上世界同类碳纤维水平了。 5000MPa大关再次被卖过,这是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据,他们制备出来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超越了国内目前同类所有产品的数据。 “6000MPa了,6000了!”阮成旭紧紧盯着拉伸机数据,心跳扑通扑通急促跳动,他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这样极度紧张的状态,比他幼年担心老师提问到他,还要紧张数倍,感觉心都要从口中跳出来。 但是,他不以为耻,6000MPa这个数据代表什么,代表已经超越国际先进水准,达成世界超一流材料,他们又要见证,一款超一流材料的诞生,还是至关航天航空,重大版块的超级材料诞生。 此时测试实验室内,除了镇定自若的小师妹,就是老师,也没比他好太多,只是比他更镇定一些。其他几个,不是和他一样,握紧拳头的,握紧拳头,扭着胸口的,搅动着胸口的衣服,所有人的视线,都紧紧盯住还在稳步上升的拉伸机数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