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横向一排是六棵,纵向是两米,大概也是六棵,故此是一共需要三十六颗带芽的花生,这话种的比较稀,也是因为种子有限,厕所边上找到的出芽的也就只有二十棵左右,那些瘪得花生大多还是烂掉了。 赵青山也是准备种一陇花生种子的,到时候挑最饱满的看着最有水分的种。 这些花生是暴晒过的,不然的话,出芽率是非常高的。 种的时候,便是一个坑里多点几个。 能不能出,能出多少,那就是看脸了。 反正有两陇保底的,便是种种子的不出,也不会太亏,收获到的鲜花生,下一次种地,就是起飞了,能种太多太多,都是可以迈入规模化种植了。 那些新的花生种子,也将是能在岛上提高生活的好东西。 一番忙活之后,便是中午了。 昨天赵青山和墨如玉去赶海带回来的螃蟹还是有不少,让墨如玉和陈柒柒看家做饭,赵青山去了外面。 赵青山帮着刘晓洁在姜妍的附近也起了一个简易的避雨棚。 姜妍也参与了帮忙。 赵青山简单的教授了一下他会的赶海技巧,并告知,可以拿找到的海鲜去小木屋加工,但是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但两女都是表示,不去,不远离小木屋,生怕是遇到别的坏人。 哪怕是一天就吃一顿,她们也非常满足眼下的生活,因为小木屋说是给一餐的食物,但是东西给的不少,她们节省一下,很容易就是撑过去一天,没必要冒着生命风险去找食物。 关键也是,她们都尝试过,找不到。 姜妍试过赶海,她的指甲盖都挖坏了好几个,才是挖到了一个不起眼的蛤蜊。 对赶海而言,会的懂得不难,不会的不懂的,很难!运气不好,只能捡到一些海草,她们也不会做不知道能吃。 看着手表,大概二点多的时间,忙完避雨棚的事情,赵青山回到了小木屋。 吃过一些海鲜和花生渣,赵青山道:“我要进山一趟,快的话一天左右,慢的话,可能两天。你们守好家,尤其是,守好我们的瓜苗和花生地。” “好的。”两女重重点头。 赵青山出发了,他对自己的荒野求生能力很自信,走的时候只是带了一个准备装东西的藤筐和一个装满水的竹筒,以及是一个打火机,两个200克的包装袋面包(皮划艇缴获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