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改编不是乱编-《文娱:我捧谁谁火》


    第(2/3)页

    “19年4月7日实验日志1,恐龙的基因序列已经插入非洲土蛙的受精卵中,预计十二分钟后,    将会分理处完整的带有恐龙基因链条的蛙类卵细胞。”

    伴随着实验人员的录入实验日志,实验的重头戏到了,接下来就是观察被同位素标记的细胞位置,所有的人都抬着头,看着镜头里的实验对象,一个细胞慢慢的合成物质,然后开始分裂开来,所有人都忍不住激动的捂住了嘴巴,一个即将诞生的生命,他们创造出来的生命。

    “各项数据正常,模拟胚胎环境正常,分裂时间比预计时间晚了6秒,第二次分裂即将开始。”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这是一种难以自己的成就感,虽然距离完整的复苏恐龙还有些距离,但是新的基因插入,代表着这种距离已经很近了。

    只要这一次的成功,那就代表今后只要把恐龙细胞内的关键基因链条用现实世界可用生物的基因链条替代掉,就可以制造出完整的恐龙,这将是一个奇迹。

    第二次,分裂,正常。

    第三次,分裂,正常。

    第四次,依旧正常。

    研究所的人已经忍不住开始开香槟庆祝了。

    有人突然想到:“我们插入的这段基因好像是控制骨骼生长的,如果我们把这个细胞培养出来,这个东西会长的像蛙吗?”

    已经完成实验的基因,肯定不会随便的丢弃,它最终的结局要么被销毁,要么被纳入实验的下一阶段。

    但是他提出的问题让不少人感兴趣。

    是啊,加入这段基因的蛙类,会是什么样子的?

    毕竟这只是恐龙的其中一段基因,他们用的是恐龙基因插入蛙类基因序列,这项技术成熟了,他们就可以提取蛙类基因,补足恐龙缺少的基因片段,而现在,恐龙基因占比比较小,会不会把蛙类变成柯南伯格?

    当然,这也只是玩笑,毕竟生物是一种很严肃的东西,当你把他创造出来的时候,就要对他负责,就像如果你真的弄出来一个柯南伯格的怪物,并且存在意识,你摧毁了他会对这个项目负责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学生物的第一课,就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实验不是对实验体的随意改造,那样对生命不负责。

    他们是正规机构,自然不会只是因为一个想知道会是什么样,就对生物做那种异想天开的事情,当然如果他们发现某种基因通过理论的研究,或许能让它达到某种目的,那么那样的研究就有意义的。

    这就像是一句话:改编不是乱编。

    相比较这种随机性的实验,他们还是要做那种复原基因的事情。

    古梦研究所的成果还没有展示出来时,就有小道消息流传了出去。

    毕竟研究人员太多了,就算审查的很严,但依旧经常会有消息泄露出去。

    而这次仓促之下的实验,带走了大批的科研负责人,下面的人就算再傻,也知道研究所的内容有了进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