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事实上,国家目前虽然来去自由,不禁止国人出国,但国内的国籍却超级难,基本是出去容易回来难。 考虑到以后三十年国内的腾飞,总起来说,还是国内机会更多一点。 实际上,对曹志强来讲,考虑到他本人的年龄因素,如果他只是想更多的个人享受,润出去是最好的途径。 以曹志强的外挂,加上他穿越者的身份,当然还有他优秀的外语功底,不说去欧美日,哪怕去港澳台定居,也能早早过上逍遥自在大富豪生活。 还有男女关系这事儿,在国内虽然控制比较严格,但在国外,你只要有钱,大家对三妻四妾这事儿看的都很开。 因此,从个人享受角度,曹志强真应该早早润出去,而不是继续在国内待着。 毕竟国内虽然后来发展迅速,但真正腾飞是两千年以后,确切的说是加入wto之后。 在之前的八十年代跟九十年代,国内其实长期都处在一个比较贫穷的状态,很难有特别大的享受。 而这二十年,反而是曹志强生命中最美好的二十年。 所以,曹志强如果真的只是考虑个人享受,他早就应该想办法润出去了。 就算不想放弃国籍,这也不是大问题,可以去国外只拿绿卡,或者干脆去香江,只拿永居权,不放弃中国的国籍。 香江的永居权,只是没了内地的户口,并不等于放弃国籍,这方面是可以取巧的。 但问题在于,没了内地户口,有些事情就不方便做了。 比如国企干部,你一个香江永居权的人,还想当国企干部,想啥呢。 其实曹志强并不排斥去香江拿个居留权,但这也得分情况。 京城这里,他已经取得了一定地位,如果此时放弃一切去香江,未必就能吃得开。 香江也不是谁去都行的。 那边此时经济不错,但本地的土豪流氓一大堆,而且那地方目前还是英国老的天下,他此时过去闯荡,不一定是好事儿。 还是留下来择机而动比较好。 真要闯荡香江,那也得等自己翅膀硬了,成了真正的勐龙了,然后再背靠国家,在一群超级保镖的保护下,去过江闯一闯。 这才是真正的稳妥! 这才是真正的不是勐龙不过江! “对了志强。”郝淑雯突然道,“你说你还要自演?你打算自己演男主角吗?” “这个嘛。”曹志强一顿,放下手中啃了一半的西瓜。 “也不一定,我本人没有太强烈的当演员的心思,只是徐庆冬导演说,我对这个剧本最了解,对人物也最了解,而且我也足够年轻,演十六岁的阿秋最合适。 否则的话,海选演员浪费时间不说,关键新来的演员还要重新讲戏,隔了一层,未必就能完美演绎出阿秋的故事。 不过最重要的是,我目前已经在国内有了一定的名气。 我本人的加入,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这部戏的票房,防止我的投资打水漂。” 的确,虽然曹志强很谦虚,但再怎么谦虚,也不能忽视一些基本事实。 比如他本人的马甲强子跟阿强,目前都已经是名人的事实。 强子不必说,自从在诗刊上发表了一篇《见与不见》,他的名字就已经被很多人所知,只是那时候的范围终究有限,更多是在爱诗人的圈子中崭露头角罢了。 等他发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之后,就突然一飞冲天,名气不再局限于极少数的爱诗人的小圈子,而是扩大到了广大知识分子圈子,尤其是文艺青年的圈子里去。 主要是这本诗集里的内容呢,通俗易懂,却又不失高雅,特别适合用来装逼。 所以这本诗集已经发布,大多数人都喜欢看,喜欢读。 之后,重修版《江湖行》再次发布后,这部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的内容为主,添加了一些新诗,顺便还附加了一部武侠小说《破碎虚空》的连体怪,就开始以一种少见的威力大杀四方。 喜欢高雅诗歌的,喜欢这部《江湖行》。 喜欢武侠小说的,也喜欢这部《江湖行》。 反正不管你是文艺青年,还是下里巴人,几乎都是《江湖行》这部书所针对的人群。 但总起来说,《江湖行》更偏向大众一些。 而只有大众的,才是最赚钱的。 所以,随着《江湖行》的热销,不但曹志强跟他的红光出版社赚钱赚的盆满钵满,还让诗人强子这个笔名,也跟着名满天下。 香江大学为何会发来邀请函?不就是因为曹志强的名气已经够大了吗? 虽然这不是互联网的时代,通信方面没那么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