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换书-《上古泰皇》
第(3/3)页
没了车子,只好向商贩买了两个竹筐用来放那些书简。皮质的剑鞘换了些缝纫用的麻线。在一帮狂热书友的追问下,他言明了明日摆摊的时间,之后就与吕阳父子一同归家。
一路上,两人叽叽喳喳的说着今日的收获。吕阳拎着两筐书,不知是兴奋还是累的,脸颊涨得通红。他紧跟着王诩,支支吾吾了半天,终于是开了口。
“玄微先生,今日所得乃是先生的功劳,小人明日便将那郢爰换成散钱,我取三成,其余的皆归先生。您看如何?”
“老夫孑然一身,要那么多钱财作甚。待我离去之时,你准备些干粮便好。”
考虑到吕阳得金,已被不少人注意到了。王诩不大放心,继续说道:“这金子你置办些农具、牲畜,尽早花了。留在身边对你没什么好处。”
吕阳正准备出言挽留,却见儿子扯着王诩的衣袖。
“爷爷不要走。您还没教乾儿识字呢。”
小孩一手抱着钱罐,两眼泪汪汪的,感觉马上就要哭了。王诩摸了摸小财迷的脑袋:“爷爷又不是不回来了。在临淄办完事后,再回来教你。对了,《论语》的学而篇,你背下了吗?”
吕乾有些不舍,撅着嘴,点了点头。
“那你背给爷爷听听。”
随后在这条宽敞的野涂上,孩子背诵《论语》的声音吸引了不少行人的目光。
和昨日一样热闹的宴席继续在农家小院中进行。王诩又一次提前离席,带着一帮孩子席地而坐。孩子们一面捆扎竹篾,一面跟着王诩背书。而聚在一起吃饭的大人们则沉默的看着这一切。
不久后,吕父长叹一声:“唉!玄微先生后日便要远行。咱们得好好送送他。阳儿帮先生收拾行李,多备些钱粮,到馆驿再租辆牛车。咱可不能怠慢了先生。”
“爹放心,孩儿明日便将此事办妥。”
“卫阳明日还要随先生入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您老尽管吩咐,我等晚辈去办。”
吕父是三户人家中年龄最长的老者,所以他的话大家都很认同。原本就是报团取暖,此时男男女女聚在一起更像是一个大家族。
老人将儿子今日在城中得金的事情与众人说道一番。大伙都很开心,旋即吕父又做了决定。
“人家不要乃是体恤我等安家不易,但咱们断不能忘恩负义。所以就按老夫之言去办。这余下的钱,买头耕牛,咱们三家轮换使用。若有盈余便请个木匠修缮一下各家的屋顶。待到腊月降雪也不至垮了房子。”
冬日里屋内生火,积雪在屋顶融化会结成冰。如果连着飘几天雪,很容易将草屋压垮。
吕父是过来人,对这些十分了解。他的提议各家都很赞同。
即便没钱来修缮房子,就凭有头耕牛使用,也足够解放三家近半的劳力。之后的日子或许会过得更好一些。
“此事全凭老丈做主。我等出不得钱,却是有一把子力。家里的娃儿们日后也能帮着放放牛,不用整日里聒噪。”
老人点了点头,俨然一副族长的样子。之后又说起了明日入城做生意的事情。
这论到做生意,老人自然是不懂的。他看了看儿子。
“入城便是好几钱,无货可售那可不行,要不阳儿拿些鸡蛋,再把张家媳妇腌好的酱菜也带上,再碰碰运气?”
“爹!这些东西城里不缺,卖的人又多,赚不得几个铜子。”
做家长的似乎都不肯向自己的孩子低头。吕父固执的又给出了意见。
“我看这瓜卖得倒也不错,不如明日多带些瓜,或许也行?”
吕阳甚是发愁。他的小推车送了人。明日要帮王诩搬书,基本带不上什么货物。正准备回绝老爹,却见儿子吕乾跑了过来。
“玄微爷爷说明日各家之人若是有暇,于午后一人带上两只竹篓去城里找他。爷爷有东西要搬,需要大家帮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