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关于喜剧人-《德云大师弟》
第(3/3)页
笑点足够密集,而且煽情时长在节目时长中占比较少,但表达效果却足够强烈。
反观第二季的节目,比如香港喜剧教父的节目,当时看的时候,他就能老是莫名其妙的想起了以前去剪头发时店员给他洗头,水温合适,手法也不错,手指在他的头皮间滑动,感觉不错。
满怀期待地想象着接下来的一切,然后,店员突然对他说,洗好了……
瞬间好感全无,而头皮上真正痒的地方还没得到解决。
一人分饰三角,但每个都没能很好的发挥角色所应承担的笑点。
接着急转直下告白,关于喜剧,关于喜剧人。
并不能因为这个不好笑就说对方喜剧教父的身份不实。
其实恰恰相反,这是典型的喜剧教父的思路。
高手成名以早,在别人不知道喜剧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在做喜剧。在别人开始知道喜剧的时候,他可能在思考喜剧。在别人思考喜剧的时候,他可能已经想明白了,已入飞升之境。
所以在作品中,意重于乐。而我认为,在整个戏剧人中,作品代表着当事人对于喜剧的理解。
好笑与不好笑,独特与庸俗,都与当事人对于喜剧的理解密不可分。
而正常人理解的喜剧教父,对于喜剧的理解已经鞭辟入里。
已经不再单纯追求炫技,而更多的探讨喜剧对于你我的意义和形态。
但是,谁愿意看高手之间论道呢?人家喜欢的就是刀光剑影,霍霍哈嘿。各种精心设计的梗和段子可劲儿上。
大陆地区对于喜剧作品的期待就像过去穷苦人家对于大鱼大肉的向往,吃都没吃够你和我强调多吃素菜更健康?这也就是为什么喜剧电影在中国基本都能赚,即便是像恶魔天使这样的电影,也有人趋之若鹜。
大陆地区现在基本都是搞笑,因为大家还没笑够。
只有等大家都笑够了,才会有人思考喜剧的意义(先吃饱,再讨论怎么吃健康)。
下面说说五环十三少小岳岳,故事的前半段只能说是一个合格的相声本子。
铺垫,包袱,承转都做的不错。但是作品后半段,用捧哏的原话——煽情煽的过早。
不信你把他说自己怎么为了观众决定改变手术方式那段拿掉,你会发现根本不影响整个故事的走向。
对于一个作品来说,这点是不合适的。当然,价值是有的,煽情,打动人——我其实这么惨你们不知道吧,投票的时候想清楚咯。
对于这点,张九德算不上反感,甚至觉得这么安排有他的道理。
但关于作品的打分,分数应该是纯粹针对作品内容本身。
而不应该牵扯出作品本身之外,包含个人主观情感因素的内容。
如果小岳岳在节目下,在微博上调侃自己的这段看病经历,他会点个赞……觉得人家真不容易。
但在喜剧人的节目上,这可是比赛!
还有其他节目也偏向情感煽情。
但是,处理的并不好。其实喜剧转深情没有啥问题,相反,这是对的。
但关键是这里不好处理,就像河豚鱼,处理好了是美味,处理不好是绝味——绝命之味。
喜剧中的悲、深、煽情,要区别于传统类型故事中的表现方式。
例如在爱情剧中,悲伤会哭,而喜剧中,悲伤应该是笑,为了掩饰悲伤而做出的笑,让观众从中体会凄凉。而关于各种人生感悟、心灵鸡汤,在喜剧中也当表现的委婉。
就像提醒人珍惜眼前人这一道理,在大话西游里,是侠客在城门上笑着说,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
是至尊宝不以为然地搭着金箍棒,滑稽的吃着香蕉催促着师兄弟上路。整个场面是诙谐,情感上是中性的。
再看表达同样情感的主流的喜剧,其对白和结构让人一眼望去,全都了然。甚至不用等演员演完,有一些观众们也能猜出接下来要说什么,比起宋小宝的『海燕,你可长点心吧』都相去甚远。
至于搞笑,我们是认真的……
结合第一期的表现,这句话本身就是搞笑的。
但你不能否认它的热度!
欢乐喜剧人第二季的热度虽说算不上顶级,但是在当时众多节目里也是独占鳌头的。
“走了!”
就在张九德思考的间隙,岳云朋孙悦俩人已经吃完东西过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