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目标,海洋馆-《神龙驾到》


    第(2/3)页

    至于游鱼上天,瓢泼如雨,完全是无心插柳,原因很简单,跟在他后面的鱼群实在是太多了。单位面积内简直是一条摞一条,直接导致海水的含氧量急剧下降,下面的大鱼为了养气,不断的上浮,一波又一波的强势冲击下,形成连锁反应,而小鱼经不住力量的冲击,才被挤出水面,形成了难得一见的鱼潮。

    在凡人看来,这就是鱼儿井喷啊,不是龙王爷的赏赐,还能是什么?

    当然,对于陆云来说,这不过是个小小的插曲。几千斤鱼而已,对于浩瀚的海洋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不知在漆黑的海水中游了多长时间,陆云唯一的感受就是,大,太TM大了,无论往哪个方向游,都没有尽头。

    他的胸怀似乎也变的宽广起来,那种自由遨游的畅快,远非湖泊和河流能比的。

    一直游出大陆架,眼前呈现出绵延的大陆坡,坡度极陡。陆云摆动龙尾,朝着深处游去。下了大陆坡,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深海。

    很快,他就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压力,随着深度的下降不断增加。

    只要是潜水就无法避免的大气压强。

    海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深度每增加10米,压力就要增加一个大气压,也就是海底1000米,压力大概为100个大气压,在水深1000米的地方,相当于每平方米面积,将承受上万公斤的压力。

    这种庞大的压力,可以把木材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而在7600米的深处,空气会被压得像水一样密实。

    陆云只觉得越是下潜,身上的压力就越大,就像背上背了一座不断增长的小山,名副其实的压力山大。

    这和他没有凝聚出龙珠,有着密切的关系。龙珠汲取的海气,将充盈它体内的细胞,融合细胞液,以抵抗外界的气压。

    其原理和人类吸入氦气等惰性气体,充盈细胞,动态平衡外界压力一致。

    生活在深海的鱼类,也是这种道理,并不是他们的骨骼多么坚硬,而是细胞中的渗透压和水压形成了动态平衡。

    这同样也是深海鱼一浮出水面就很快死去的原因,俗称减压现象。

    目前已知人类饱和潜水的最大深度为大约为500米,而且是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才能掌握的。

    而陆云经过估算,他的潜深差不多到了将近一千米,也就是说,他身体的每平方米都承受着上万公斤的庞大压力。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力。

    可是陆云却知道,这还远没达到真正的深海,要知道太平洋平均深度4500多米,而世界沟壑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菲兹察海渊足有12000多米深。

    陆云的下潜距离,堪堪十二分之一。

    这个结果让陆云微微有点儿沮丧,看来他的实力还差得远,若是不炼出龙珠,恐怕一辈子都达不到真正的深海。

    任重道远啊。

    不过,这样的大海,才值得去征服。

    不是吗?

    顶着庞大的水压,漫无目的的游了一会儿,追随在身后的鱼群变的稀少起来。毕竟那些鱼儿,大部分都生活在大陆架,适应不了如此巨大的水压,求生欲击败了抱大腿的欲望,四散而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