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肃清外围-《大唐西宁王》


    第(2/3)页

    离城还有五里的时候,情势生突变,三支契丹人骑兵踏着风雷之势,从尚未脱去夜色的草原上杀出,将细长的迁徙队伍瞬间斩为三段。奚人部落顿时陷入巨大的混乱中,本来他们就隶属三个部落,仇恨、嫉妒,相互攻杀从未停息,是共同的灾难把他们暂时捏合在一起,现在灾难不期而至,即使联合在一起也无法抗衡,危急时刻,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自私就流露出来:不听号令,各自逃命。

    除了那千余名护卫骑兵尚可一战外,其余的近万名奚人只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奚人向城内守军出求救信号,守军做了回应:你们要坚持住,我们会出城接应你们。口惠而实不至。直到最后一个敢于反抗的奚人被斩杀于马下,大石城的铁门也没有开启。

    那扇铁门永远也不会开启了,大石城的贵族们对这些不听话的奚人早已不满,碍于平日还有商贸往来,姑且忍耐。此刻大战在即,城池被围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平添一万张只能吃饭又不听话的人口,任谁当家主事也难下这个决断。

    奚人被彻底征服,万余人跪在晨风中等待命运的审判。对许多年长者而言,这种事已经不止一次生了,每次都有不同的花样,谁也无从测度随后又要生点什么。肖恩清的后营以极大的代价彻底征服了三个奚人部落,为了泄愤,也为了警告城中守军。他下令将所有五十岁以上、受伤不能行走的奚人悉数斩杀于大石城北门外的空地上。

    斩下的头颅插在木桩上示众,尸身开膛破腹,将肚肠拖拉到体外,用血腥味招徕草原上的食腐客:乌鸦、秃鹫、鬣狗。利用它们争抢食物时的嚎叫营造一种恐怖气氛。

    相较于后营先败后胜,大支迩的右营是先胜后败。胜的华丽,败的窝囊。当大石城攻城战正式拉开帷幕后,大支迩和他的右营却因失去作战能力,而只能窝在后方充当警备队。也正因为他们的惨败,才最终促使杨昊把羽射营推到前台,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支纵横天下的无敌铁军竟从此横空出世。

    大支迩包干的对象是活跃在大石城西南方泥螺川两岸的六个以沙陀人为主干的杂人部落。大支迩先用厚利收买了六部中的怒牙部领叔绰充当自己的内线,因此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收服了泥螺川东岸的三个部落,被他收买的怒牙部趁机渡河避难,暗地里则接应大支迩渡河。大支迩渡过泥螺川后,立即向包括怒牙部在内的三部动进攻。仗打的很顺手,一部稍作抵抗就宣布投降,另一部几乎是主动派员来投诚。只有怒牙部装模作样地跟右营周旋了几天,戏做足后,也宣布投降。

    大支迩没想到这么顺利就结束了,为了验证各部对自己的忠诚度,他邀请各部领和长老齐聚他的中军大营参加饮宴。信使派出的同时,重兵以待,哪个部落不肯接受邀请,他便立即兵讨伐。

    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除了怒牙部领叔绰外,其余五部的领、长老都如约而至,且每部所带甲兵皆不过二十人,一副诚心归附的样子。

    缺席的怒牙部领叔绰托人带来一封信,声言自己犯了急病,难以赴宴,恳请大将军宽恕。随信送来了一份厚厚的贺礼。

    这可让大支迩为难了,若说其他部落领缺席,自己立即兵征讨便是,偏偏是为自己立下大功劳的叔绰,伐他不义,不伐他又恐难平众议。于是自以为聪明的大支迩想了个绝顶愚蠢的妙计:他要带着其他五部领,亲自前往怒牙部探望生病的叔绰。

    五部领中立即有人提出对意见,说大喜之日探访病人很不吉利,不如改日探望。大支迩竟又鬼使神差地相信了他的鬼话,并和他们约定了探视的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