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拉普拉斯共振-《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


    第(2/3)页

    一种可能的形成过程如下:首先是由于木星的潮汐效应,致使木卫一的轨道向外推移,直至某一点与木卫二发生2:1的轨道共振;之后其轨道继续向外推移,同时将部分的旋转力矩转移给木卫二,从而也引起了后者的轨道向外推移;这个过程持续进行直到木卫二到达某一点与木卫三形成2:1的轨道共振。最终三者之间的两对上合现象的位置移动速率保持一致形成拉普拉斯共振,

    第一批是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两者传回的关于木卫三的信息较少。之后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于1979年飞掠过木卫三。它们精确测定了它的大小,最终证明它的体积要大于土卫六,后者曾被认为大于前者。此外,这两艘飞船还发现了木卫三上的槽沟地形。

    1995年,伽利略号进入环木星轨道。在1996年至2000年间,它共6次近距离飞掠过木卫三。这6次飞掠被命名为g1,g2,g7,g8,g28,g29。在最接近的一次飞掠——g2——中,伽利略号距离木卫三表面仅264千米。在1996年的g1飞掠中,它发现了木卫三的磁场。后来又发现了木卫三的地下海洋,并于2001年对外公布。

    伽利略号传回了大量的光谱图像,并在木卫三表面发现了数种非冰化合物。前往近距离探测木卫三的探测器是新视野号,它于2007年在前往冥王星的途中飞掠过了木卫三,并在加速过程中拍摄了木卫三的地形图和构成图。

    2009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确认该计划将优先于“土卫六-土星计划”得以实施。木卫二-木星计划”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局主持的“木星-木卫二轨道飞行器”和欧洲空间局主持的“木星-木卫三轨道飞行器”,可能还包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主持的“木星磁场探测器”。

    已被取消的环木卫三轨道探测计划是木星冰月轨道器。原计划使用核裂变反应堆作为其动力来源,这将使其能够对木卫三进行详细勘查。但是由于预算裁剪,该计划于2005年被取消。另外还有一个被取消的计划被称为“宏伟的木卫三”(thegrandeurofganymede)。更新最快手机端:https:/m.33xs.com/

    2015年03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近日观测到木卫三磁场产生的极光现象,并测量出木卫三冰层下方存在具有一定盐度的咸水海洋。

    根据测算,这片地下海洋深度约为10万米,相当于地球上最深海洋的10倍多。它存在于150千米厚、主要由冰层组成的地表下。

    木星最大的卫星----木卫三也是它拥有的唯一一颗有强磁场的卫星。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获得的数千张图片,发现在木星极区看到的非常壮观的极光,是在木卫三的磁气圈产生的引力影响下形成的,

    木卫三和非常活跃的木卫一在围绕木星运行时,会与这颗行星的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在木星极区产生明亮的斑点这些亮斑被称作“极光足印(auroralfootprints)”。然而,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木卫三的足迹到底有多大以及为什么木卫三会导致木星极区产生美丽壮观的极光。更新最快电脑端:https:///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片,测量出木卫三脚印的确切大小他们认为这些斑点的面积太大根本不是卫星在这颗行星上的投影,而且它的直径跟木卫三的保护性磁场的直径非常相符。科学家还测量了木卫一极光足印的大小及形状这是由木卫一上活跃的火山喷发出来的带电粒子造成的

    比利时列日大学(universityofliege)的天体物理学家丹尼斯·格伦顿特(denisgrodent)说:“这些极光结构中的每一个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故事——在遥远的木星上正进行着大规模能量传输。
    第(2/3)页